淄博心理咨询,淄博心理医生-金凤凰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千与千寻》| 真正的亲密,是能够在对方面前“独处”

时间:2019-06-28 15:41来源:未知 作者:www.exinli.net 点击:

《千与千寻》| 真正的亲密,是能够在对方面前“独处”。

原创: 冰千里



文|冰千里   读|精灵




昨夜看了《千与千寻》。

我们欠宫崎骏的不是电影票,而是愧欠自己的一份感动。

千寻被迫丢了自己的名字,忘却了往事,独自走到一个充满未知恐惧和诡异奇幻的世界。

内心的无助让这个女孩忽略了恐惧,只是往前走、往前走再往前走,找到自己活下去的位置,找到解救父母的方法。



影院空调很冷,我蜷缩在中央,心随着千寻跄踉的脚步起起落落。

当千寻接受了另一个世界的现实,接受了父母因贪婪被变成猪的残酷,纤弱的双手抱着膝盖,眼神空洞飘向远方,她并不知未来应何去何从。

此时,身边白龙递过来几块饭团,说:“小千,你把它吃下去就会有精神的。”又说“别怕,这是我亲手做的,不会变成怪物的。”

小姑娘抬起头睁大眼睛,拿起饭团一口一口咬了下去。



没咬几口,眼泪一颗一颗滑落,再嚼下去泪水决堤般奔涌而出,千寻终于可以放声痛哭了。

彼时的恐惧与绝望似乎有了去处,那一刻,这个女孩知道:原来是可以用哭泣和泪水表达悲伤的。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短片:

一个三岁男孩身逢乱世,亲眼看到父母死在身边一点表情都没有,旁边的人大声呼喊,他也像没看见。

过了段时间这个孩子被送到精神病医院,依旧表情呆滞身体僵硬。

直到有天,临床一个小姐姐痛哭声把他惊醒,那女孩抱着毛毛熊止不住的流眼泪。

男孩突然抬头问旁边的护士:“阿姨,她怎么了,在做什么?”。

护士摸着他的头,轻声说:“哦,可怜的孩子,她在哭泣,她很伤心。”

突然间,这个男孩“哇”的哭出声来,有种撕心裂肺的痛,顿时响彻了整个病房。

就像千寻那样:原来我是可以用哭来表达情绪的,我遗忘的那个情绪原来叫“悲伤和害怕”呀。

是的,很多被创伤的孩子忘记了“泪水”的功能,也不知道情绪是什么,完全被恐惧淹没、被绝望隔离,完全僵硬和本能活着。

直到在安全的环境中,在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里,他们才慢慢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己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委屈。

那一刻,他们才找到“自己”,才寻回丢掉的情绪,才捡回一些人类基本的功能,比如呐喊和哭泣。

千寻在白龙身边找到了,小男孩在护士那里找到了,在那一刻他们活了!就像千寻那样,又可以被称为“人类的一员”。



不幸的人最大的幸运就是能遇见这样一个“环境”,能够让自己“独处”,继而释放原始的恐惧与悲伤。

也是这个力量让千寻再次走进那个世界,历尽艰辛磨难,重新回到了爸妈身边。

在温尼科特理论中,孩子有个最大的能力,那就是----独处,也就是“享受孤独的能力”。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在另一个人那里享受独处的能力。




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孤独,就像从来没有一个单独的婴儿。

一个单独的婴儿身边必定有他的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同理,一个真正会独处、享受孤独的人那里,也一定有某个环境。

很多时候,这个“妈妈”和“环境”是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并不是现实的存在。

当一个人能安心享受独处的时光,内心深处一定根植着某个“形象”,这个形象是稳定的、可靠的、连续的,是当他被情绪淹没时候最终的靠山。

这个形象的形成是这样的:

比如:

婴儿饿了,会用哭喊表达需要,妈妈敏锐捕捉到后开始喂他,需求被满足,婴儿不哭了。

但有时妈妈在忙,必须处理完才可以喂养宝宝,比如挂掉电话、放下围裙、离开卫生间之类,那么婴儿的需要和满足之间就有了一个等待的过程。

婴儿必须延迟满足,必须从发出“饿的信号”到“被喂养”之间发展一种能力,来抵御这种饥饿,这个过程就叫做“独处”。

“独处能力”就是在那个过程中产生的。

但这个过程不能太长太频繁,否则就是挫折。

也不能提前预防,很多时候一个焦虑的妈妈会提前预防,在宝宝不饿时硬把乳头塞给他哄他入睡,防止被打扰到。

长此以往,这个婴儿就发展不出“独处”的能力。



再比如:

一个三岁孩子玩游戏,妈妈在不远处忙着,孩子玩一会总看妈妈在不在,或叫一声看她应不应,若妈妈还在或者答应了,孩子就会转身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这也是“独处能力”发展的过程。

同样,妈妈突然消失就是创伤,妈妈在后面不停喂水擦汗,或时不时打扰,这就叫“侵入式养育”,孩子独处能力是不可能发展出来的。

足够好的妈妈总会自然给孩子提供某个空间,让孩子安全做自己,不受外界任何打扰,长此以往,独处能力就能健康发展出来。

在孩子内心安住了这样一个人:他在场、连续、稳定、关注,他会安心做自己,很少主动打扰你,在需要时候,她会出现,不需要时候也从不侵入。

这个形象被“内化”了,不管将来是否真有这个人都无所谓了,因为每次独处时都会“带着她”,直到终生。

因此,所有享受孤独的人,都是在心中另一个人陪伴下的独处。




在一个随时被侵入的环境中,人是毫无创造性的,更多的是发展出“虚假面具”来应对侵扰。

就像《千与千寻》中的巨婴宝宝,被汤婆婆过度照料,从来就没离开过婴儿房,虽然经常一个人在房间,但那不是独处能力,而是真正的孤单。

最终巨婴跟着千寻走出房间,经历了很多变动,提供了某个空间,独处能力才得以发展。



所以,独处能力和是否是一个人无关。

有人在人群中、在吵杂环境中、在事情乱如麻时候,甚至在其他人都很焦虑时候,依然很镇定,并不慌张。

这个人就具备了“独处”的能力,他虽在人群,但依然享受孤独带来的稳定和冷静。

相反,很多人即便是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段音乐,甚至身在寺庙,也无法掩饰内心翻江倒海的冲突,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人,但内心住着太多无处安放的思绪,让他无法安静下来。

虽然他是一个人,但他无法享受独处,相反他被近期的某些事件激发,重新激活了早年焦虑的养育者。

有的只是短暂逃避和孤单感受。

影片很明显,尽管千寻深陷困境,周围全是陌生的、吵杂的、恐怖的音影,但这个女孩有着某种让人安静下来的品质,有着简单的孤独感,和外界格格不入。



千寻始终保持着平淡的“独处能力”,仅此一点,就能够化险为夷,走出困境,并拯救父母。



而“独处能力”是会“传染的”。

有过心理咨询体验的人一定深有感触。

最终让你成长的不是咨询师高超的解释、娴熟的技巧,也不是他的名望和理论,而是这样的感觉:

这个人总是温和在场,他的镇定不是伪装的,他的共情不是照本宣科的,他的气场不是故弄玄虚的,而是一种真实的“独处能力”,一种让人平和心安的感觉。而不管你的表现是多么焦虑和慌乱。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也有了这样的“独处能力”。

尽管遇到事情还会焦虑,但多了份思索,遇到问题还会出错,但多了份从容,沉静的“独处能力”就这样被内化了。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和艰难的,你会不断在仓皇中体验沉静,在迷茫中体验镇定。

你还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在他面前你是可以“独处”的。

你是有空间的,或是沉默或是痛哭,他都会让你做自己,在你不需要时他对你毫不“侵犯”。

而这种体验在你的早年,是缺失的。

只有某种缺失体验被重新链接上,这个体验才算完成了使命,人才会在那个缺失的点上重新往下一个阶段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以此同时,你也会把这种体验带给身边的人,比如父母伴侣孩子同事,他们都会潜移默化的被你的“独处”感染。

而这一切,不过做到了一点:

有人透过焦虑看到了渴望独处的你,照见了你独处的所有含义,允许你自由的独处。

慢慢的,爱的能力才会发展出来。



看完电影夜已深,回家路上脑海中反复出现千寻那个很想却没有做的回头,其实那就是独处能力。

有些人、有些事真的可以过去了,接下来的路只不过把这些人、这些事内化成稳定的形象。

让他们伴你一路孤独。



影片那列行驶在海上的电车,是通往灵魂深处的旅程,像极了人生。

生命中的旅人来来回回,那不是归人,都是过客,却在心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东西:余生伴你独处的能力。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