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就要当妈妈了。 聊天的时候,她说起等孩子出生,家里会请妈妈和婆婆轮流来帮忙,担心因为有老人参与,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抚养孩子。 其实,我好想告诉她: 就算没有老人介入,这个妈也会越当越偏离你原先的设想。 想当年我怀孕的时候,我的誓言可是掷地有声。 女儿在我肚子里才20周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你们所认为的好妈妈,我都不想当》,开宗明义亮出我心中好妈妈的一杆大旗—— 牺牲?不! 孩子第一?不! 很早很早,甚至早于我和老公商量要不要小孩之前,我们就认同一个观念—— 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里,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亲子关系,而与我们各自父母之间的关系则在这两者之后。 所以,在我原先的世界观里,怎么可能因为孩子的事和老公吵架,我俩才是同一战壕的革命战友,其他人都是阶级敌人才对。 然而当女儿年满两岁零四个月,有一天夜里,我和他因为孩子的事大吵一架(当妈之前我们几乎不吵架,当妈之后,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 相对无言,长叹一声—— 当个爹妈竟然是个不断突破底线,不停荒腔走板的过程。 比如,没当妈之前,看到别的父母一桌吃饭,为了怕孩子闹,就塞一个手机或者Pad在孩子手里玩,我心里就会涌起一万种鄙夷—— 天啊,你们也太不负责任了,不知道手机和Pad看多了,孩子眼睛就毁了吗? 不知道动画片看多了,孩子脑子会变笨,长大不爱读书,做功课集中不了注意力吗? 孩子闹,你们做大人的该讲道理啊,怎么图省事,自己躲清闲? 可是,去年我独自带女儿去美国玩儿了十几天,住在朋友家。 朋友的女儿和我的女儿总是打打闹闹,有一次实在劝解无果,朋友拿出iPad播放巧虎,立刻,俩小丫头前一秒还打得不可开交,这一秒肩并肩站在iPad前。 朋友有功夫去给老二喂奶,我有机会钻进厕所踏踏实实拉屎。 自那以后,我对孩子不能多玩手机多看动画片这件事,越来越没底线。 女儿每晚只能看五集小猪佩琦,但是轮到我带她,会睁一眼闭一眼让她看七八集,因为我想多歇会儿; 某个长假期,更是放宽到每天下午还能一起看一部动画长片,因为懒得带她出去疯。 她的视力,再说吧…… 应该陪着做更有意义的事啊,可是我也要休息…… 没当妈之前,我想象中的自己,一定和我的父母不一样。 不会对孩子说否定的话,永远正向和鼓励; 不会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没吃饱; 不会用自己的需要去绑架她,不会给她情感压力…… 最重要的是,不会对她情绪失控。 假期在家,读了今年奥斯卡提名影片《降临》的原作小说《你一生的故事》。 虽然这是一部出自一位工科男之手的科幻小说,主旨是讲非线性的语言学、时间与自由意志,但其中关于母女情感的描写如此真实,有一段关于哄睡的桥段,简直就是我生活的翻版: “为什么?”你会固执地再一次发问。那时你三岁(我女儿也差不多这年纪阶段)。 “因为哄睡的时间到了呀。”我也会再一次说。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哄着你洗澡,穿上睡衣裤,此后便再也不能推进一步。 “但是我不困。”你抱怨道。你会站在书架旁,拽下一盒录像带看:这是你的最新战术,抵制上床睡觉。 “我不管,你非上床睡觉不可。” “但是为什么?” “因为我是你妈妈,我说让你睡觉,你就得睡觉。” 我居然真的说出了这句话!老天呀,派个人一枪把我打死算了。 我会把你一把抱起来,夹在胳膊底下一路送上床。 你可怜兮兮地大哭大叫。可我哪里顾得上你,我自己的事已经够烦的了。 小时候我曾经发过誓,等我当了妈妈,一定和孩子讲道理,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智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看待—— 所有誓言全部成了零,我正一步一步变成我自己的母亲那样。 这是一条漫长、吓人的下坡滑道,我正一步步滑下去,停不下来。 我也挣扎过,可就是停不下来。 “派个人一枪把我打死算了。” 每当我内心的恶魔被释放出来,做了我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事,我觉得我简直不配当妈妈。 这可完全不是我当初对自己的人设,怎么当着当着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那些永远保持耐心,永远讲道理,永远不会吓唬孩子的妈妈,请你们站出来给我看看。 同时,我也开始理解别人。 当我在餐厅看到熊孩子尖叫着跑来跑去,身边站着降伏不了他们的尴尬的大人; 当我在飞机上看到睡不着又闹觉的孩子,陪伴他们手足无措的父母; 当半夜楼上传来孩子止不住的哭声; 当亲戚追着孩子喂饭; 当朋友抱怨给孩子辅导功课有多麻烦…… 我心里曾经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未婚和未育人士的专利)早已烟消云散,只觉得假如是我,可能做得更差吧。 我最初的人设,根本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进入一段恋爱之初,我们都会拼命扮演一个完美角色,时间一长,没人能绷住不穿帮。 即便我曾那样豪言壮语写过不想当一个“好妈妈”,然而我做的哪件事没有落入我们文化语境里的“好妈妈”? 不知不觉,我也忘记了,其实,做“自己”是要比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更重要的事。 也许,我们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的大人,恰好是因为我们内心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愿望——我们想要一个完美的小孩! 是的,我也被这个念头吓到了! 我怎么可能要求我的小孩是完美的? 我怎么可以要求她是完美的? 明明说好了,爱是不问条件,不讲值得不值得的啊! 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害怕孩子不喜欢不完美的我们?难道不正是我们内心对他们态度的一种投射吗?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本几米的漫画《我不是完美小孩》。 当时我还没有当妈妈,看这本漫画,我像在和我自己的妈妈对话。 如今重新看一遍,里面句句似乎也都可以倒过来,变成妈妈对小孩说的话。 请允许我擅自篡改一下作者原意: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小孩,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坚强地活下去。” “要让孩子有好模样,大人应该先做好榜样。可是,我不想做榜样,也不需要你学我的样,我讨厌变成别人的镜子,我只想你做你,我做我,我们都变成自己的样子。” “当我和其他人的妈妈不一样,也和你期待的妈妈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当我为你讲故事,请别挑剔我言语乏味。当我为你做蛋糕,请别挑剔模样难看。当我陪你嬉戏玩闹,请别挑剔我体力不支总是要睡着。请告诉我,只要是我为你做的一切,全都令你感到幸福。” 其实,孩子从来不会挑剔父母,即便是最差劲的母亲,也是他们唯一的母亲。 是我们内在的父母,在不断挑剔我们自己,就像我们常常挑剔我们的小孩。 不知从哪天开始,我觉得累了,我想放过自己了。 我开始能允许自己半夜忘记起来给孩子盖好被子,早上出门忘记督促她擦干净嘴,在我疲惫的时候告诉她妈妈累了讲不动故事了,然后打开故事机,甚至,开始慢慢学习如何向她撒娇…… 我好想让我的女儿知道,她的妈妈弱爆了,什么都做不好,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世界上最爱她的人,我也不怕她和我一起弱爆。 因为不完美,所以我才成为我; 因为不完美,你才能成为你。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