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对孩子的教育就信奉“不打不成才”,“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即所谓“棍棒教育”。虽然现代父母打孩子的现象已远远不如以前那么频繁和严重,但气急了或者认为孩子犯错了会打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凤凰心理配图 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懦弱的孩子,尽管思维能力和才华与其他孩子一样,但由于这种性格缺陷,不能与其他孩子竞争,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生活,长大之后,在事业上和社会适应方面都有较大的困难。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自尊心受到伤害,自感“低人一等”,压抑、沉默。性格上显得孤独。性格孤僻不是病,但过于孤僻容易导致疾病。性格的形成在孩子时期最为关键,到成年时就很难再改变。所以,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状态,不让孩子孤独,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 打孩子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叛逆心。孩子做错哩,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 经常打孩子容易使孩子焦虑不安。经常或强烈地遭到惩罚。因为惩罚常常是受到其他人的否定或排斥,使孩子感到害怕。当他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时,对将要受到的惩罚会感到十分焦虑。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凤凰心理配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