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是文学史上的骄傲。他的文学作品较为真切地反映了三年饥荒和其他国内"运动",其作品的历史意义比较深厚。 莫言的成功,对于当前的中国儿童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快乐的莫言(淄博凤凰心理咨询配图) 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 小学只上到五年级之后就辍学,要注意的是当年的五年级可不是现在的五年级,按学习量和知识量能只能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三年级,君不知,现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学学习英语了。 小学五年级退学后开始务农; 21岁入伍参军; 26岁开始发表作品; 之后再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91年,36岁的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而了解我国大学教育的人,大约也会明白,莫言之后接受的大学教育、硕士教育,更多是“镀金性质”。对于在北师大读硕士的经历,莫言就曾笑言:“我的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是滥竽充数,有名无实。” 要通过莫言获得文学奖来证明中国教育的成功,是证明不了的。莫言的教育经历更说明,作家获得诺奖,与其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关系并不大。培养作家和画家,主要在于给他们自由创作的土壤。另外,莫言支离破碎的基础教育,却让其走上创作之路,反过来倒值得我国当前的教育深思:按照我国当前的教育方式,一名学生完整地接受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他们还会有创造力、想象力吗? 其实莫言本身便是一个机灵活泼有很多想法的人,他的成功反而更要归功于他的辍学。试想如果这样一个人送去现在的学校读书,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读起,老师家长争先恐后的限制他的思想,限制他的本性,那么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现在的父母每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小小年纪就要上幼儿园、上各种培训班。孩子的注意力根本不允许他们专注在学习上那么长时间,更何况他们学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去年有一个农民歌手红遍全国,那就是大衣哥朱之文,只是上到了小学二年级。以后的音乐也没有专业教育指导。想象一下,如果朱之文当时也是接受灌输式的教育,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应试教育下能成为今天的大衣哥?如果按正常路子走,小学,初中,高中,毕业,找到工作,随之下岗,摆地摊去了。 并不是说教育是错误的,关键是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而不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限制与扼杀。 孩子不听话,却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品味,有创造力,文学、艺术,要的就是创造,要的就是新奇,莫言不就是个例子?尊重孩子,孩子就是要快乐地生活,家长要的不就是这个吗?所以,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的家长不用着急。你要做的就是给他合适的引导,给他爱,其他的让他自己去选吧! “灌输教育”、“圈养教育”需要尽快结束。 期望中国能出更的诺贝尔奖,文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成功。 (淄博凤凰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