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前一段时间,闺蜜跟我吐槽她又被催婚了。被催急的她,甚至想出了在网上发帖找人“形婚”这种昏招。 我赶紧让她别冲动,毕竟真正进入婚姻可不像租男友回家过年这么简单。 但她却说,反正她对婚姻也没有什么憧憬,形婚对她来说,不过是找个不那么讨厌的室友搭伙过日子而已。她只想有个看上去还凑合的对象,好把家里人搪塞过去。 我说那也不能赌上自己以后的日子呀,这牺牲也太大了。 她叹了一口气,说: 只要一想到父母已经到了暮年,却还要整天记挂着她以后没人照顾怎么办,她就觉得很内疚。 我能明白闺蜜那种内心挣扎。 有时候我发一些负能量的朋友圈时,也会有意识地把父母拉进“不给谁看”的分组里。 因为一想到要让家人担心,就会产生负罪感。 1 人一旦有了这种负罪感,就无法做自己了。 有些人会选择妥协。 比如毕业后选择留在老家工作,而不是在一线城市打拼; 比如在适婚年龄,听从家人的安排去相亲,找个各方面还过得去的人过日子。 而有些人会选择「规避」。 闺蜜想到“形婚”这种不干扰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法,就是一种规避。 她不愿意让自己的任性,牺牲家人的安全感,又不想妥协,所以才打算找个人配合她演一出幸福的戏码,好让家人安心。 但无论是妥协还是规避,都是对负罪感的低头。 为了不破坏家人的期望,我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需求,扮演一个“好孩子”,以此来摆脱那种“自己又要让别人担心了”的内疚。 这种负罪的产生,要追溯到我们的原生家庭文化中。 用愧疚绑架他人,是我们的一种习惯,也是负罪感经常产生的最大原因。 比如孩子去球场玩,把新衣服弄脏了,有的家长会说: “妈妈洗衣服很辛苦,你那么容易把衣服弄脏了,这样很对不起妈妈。”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有的家长会说: “妈妈赚钱很辛苦,你现在打翻了牛奶,这样很不对。” 这些带道德绑架的话语,都像在告诉孩子: 我牺牲了自己,把资源给了你,如果你没有做好,你就辜负了我给你的资源,你亏欠了我。 所以负罪感的本质,更像是一种「情感操纵」。 就像父母有他们的要求,而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如果孩子忽视了父母的要求而放飞自己的天性的话,有的父母可能会告诉孩子说: “你这么不听话,会让我很难过。” 这多少有种“我的难受,都是你造成的”的怪罪。 那些细心善良的孩子,为了不让身边亲近的人难过,就选择规范自我的言行。 还有些家长为了更好地操纵孩子的言行,会去定义一些罪名,比如: 挑食是“罪”; 纹身是“罪”; 不愿意结婚,是“罪”; 一事无成,可能也是“罪”。 ……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罪人”,所以那个自我还不够强大的孩子,只能尽可能地去扮演一个在他人眼里“无罪”的人。 而这些孩子长大后,也会拼命地追求道德感和清白感,生怕被扣上一顶“有罪”的帽子。 我曾经也是这么一个孩子,小时候的我不够有担当,不愿意担责任。 因为负责任也可能意味着,一旦有事就被怪罪。 而一旦“出错”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怎样为自己开脱,或者是直接毁灭做错事的“证据”,比如在小学时考了低于90分的卷子时,我都是自己签字的。 负罪感除了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还可能会让本来可以真实相处的人,变成了一个个割裂的孤岛。 因为负罪感里更可怕的一种想法是: 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所以自己一个人扛起所有事情。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有一个老人生病了,生活没法自理,但她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足够自强,是个能独当一面的人。可晚年却因为生病要麻烦到家人,她没办法接受自己变成一个拖累别人的人,最后她就自杀了。 这个新闻让我震惊的地方在于,这种对“有罪”的恐惧,居然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那位老人的思维里,生病了等于自己是个废物,等同于自己的人生有“污点”,所以老人宁愿自己放弃生命,也不想让家人面对自己这个“污点”。 其实我闺蜜也面临过类似的情况。 在几年前,闺蜜妈妈生了一场病,做了好几次化疗,但家里人却没有告诉她。 因为当时她在外地上学,家人隐瞒的理由也很傻:怕闺蜜担心,怕影响到闺蜜学习。 直到她暑假回家那一天,才得知那天妈妈正好在做最后一次化疗。但好在顺利做完那次手术后就可以回家静养。 闺蜜后来跟我说,如果她再细心点,也能发现端倪。比如那个学期跟家里微信视频时,妈妈经常不入镜。让妈妈给她寄东西,妈妈也经常推三阻四。 而且语音里妈妈的声音不再像以前一样有中气,但那时她以为妈妈只是感冒了。 我听完也很沉默:闺蜜有“形婚”的打算,可能是考虑到妈妈被疾病折磨后的身体。 也许我们都太害怕成为一个麻烦别人、伤害别人的“罪人”了。 所以闺蜜妈妈生死大事瞒着女儿,闺蜜在人生大事上也打算向妈妈“造假”,双方各自上演一场“岁月静好”的大戏。 但家人不就是应该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彼此的真实状态吗?这种想当然的善意的谎言,真的在为对方好吗? 闺蜜到现在都对家人向她隐瞒病情的事情耿耿于怀;而如果闺蜜真的形婚,她妈妈以后肯定也会责怪闺蜜把婚姻当儿戏。 最终,这种“为你好”的想法,到最后也可能换来一个双输的局面。 因为最好的相处,不是追求对大家都好,而是让大家都能爽快地做自己。 2 那么如何不带负罪感地做自己呢? 首先从主动暴露自己开始。 习惯了在父母面前“演戏”的人,多多少少也是对父母有一些预设立场: 预设父母永远不能理解自己; 预设父母不会接受自己的行为。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答主说有一天深夜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同龄人都懂的段子图,内容大概是我抑郁了,快给我打钱。 结果她妈妈打电话给她,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有事记得要说出来。 她向妈妈解释了她没事,然后挂下电话之后她就嚎啕大哭了。 因为她真的是抑郁症患者,只是她没有告诉家里人。 而在那个电话让她知道,其实自己是能够被理解的,只要敢于说出来,爱她的人一定不会苛责她。 其次,相信自己能够证明“做自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闺蜜思前想后,最后放弃了形婚的打算,而是选择多带父母出去看看世界,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同时也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虽然可能一时半会没办法改变父母的执念,但只要能证明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多姿多彩的时候,父母也会稍微地放宽心。 第三,要多和父母产生真正的联系。 真正健康的关系,都来自于彼此间真实的碰撞。 互相要求“无罪”与“不出错”,只不过是用“完美人生”来绑架对方的言行。 其实人生很短,别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大家一直在因为一些无谓的原因,彼此间维系着一种浮在表面的关系,都没真实地了解过。 之前老家搬家的时候,家里翻出来很多老照片,记得那时我们一家人一边整理照片,一边嬉笑闲聊了很久。 也许有天找个机会,换个方法跟身边的人交流,主动向对方递上自己的关心或者袒露心底的烦恼,也可能会收获谅解或安慰。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比“我们之间互不拖欠”更加重要。 只有解开负罪感的束缚,才能让彼此更加亲近。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