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节将近,不少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的人们又开始张罗着订票回家,似乎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归心似箭。然而,也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对春节回家充满了烦恼与恐惧。对他们来说,与其混进春运大军辗转奔波地回去团圆,倒不如一个人留守都市,享受一份冷清的自在。上周,一项在线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有不愿意回家过年的人。其中22%的人直言这样的人“非常多”或“比较多”。
春节“恐归族”人人有本烦字经 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烦恼集中在车票、人情消费压力、路途遥远等客观因素上。其中,因春运车票难买导致的交通因素占到83%,家庭或情感因素达到35%,春节消费达到71%。所以说,此前那种仅仅把“恐归族”问题归咎于“恐归族”的本身的心理压力,往往忽视其他因素的行为,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考量。 从“恐归族”的心理方面来看,他们之所以选择逃避并非只是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相反,其更多在于对于回家成本的金钱权衡之下的一种本能的反应。造成这一现象固然与当前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合理追求有关,但由此所导致的过度攀比和要面子的行为则不容忽视。 就目前来看,当前不少年轻人都错误地把春节回家理解成一种炫富、要面子的行为,而一些经济能力不够的人群则往往通过躲避等方式不敢回家。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对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来讲,春节其意义准确地来讲是一种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仪式,但在如今这样一个现实社会当中,由于物质的过分掺杂,则把春节蜕变成一种追求物质、过度攀比的节日。而在过多承载的功利性背景之下,“春节”变“春劫”显然也就有了一定的条件。 经济条件等外部的经济因素只是一些年轻人不愿回家的借口,其背后所具有的对传统文化的丧失及对金钱的过度重视则是最根本的因素。 我们也应当理解 “恐归族”所附着的社会压力是导致他们惧怕回乡的一个因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的父母对于子女的一种期盼。对于这些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父母而言,春节对于他们来讲,盼望子女的团聚显然要比单纯接受一份子女辛苦攒钱的大礼要重要得多。 回家过年(凤凰心理配图) 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加大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年一代回家过年,显然离不开政府及社会群体方面的努力。但想要减少因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竞争激烈等因素造成的不愿回家的现象,这恐怕还更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除此之外,“恐归族”也应该通过合理调整自身的心态来设法解决困难。毕竟,家庭团圆对于具有传统文化深意的中国而言,其意义显然是不容忽视的。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