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态度、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其主要表现有: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敷衍了事。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并对此感到痛苦、紧张、焦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厌学与学生的人格品质密切相关。 厌学现象多发于12岁-18岁处于中学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越来越接近成年人,他们的自主意识迅速增强,逐渐从对权威(父母和老师)的恐惧和顺从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小学阶段厌倦学习还不敢从行为态度上有所表达,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愿再掩饰自己的态度了。因此其人格所固有的特性,在这个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表达。 其实,学习知识本身是符合人性需求的一种愿望,是满足个体求知欲的自然过程。这种单纯满足个体需求的过程是很难遭到反感和对抗的。学生真正厌倦的是与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如:规定的学习进度和难度要求,作业和考试要求,升学压力,学校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压力等。尤其是从小学到中学,学习难度明显增加,还要直接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当学习过程需要面对这种种压力和困难时,学习就成为了一种考验,一种对青少年固有人格品质的考验。外在压力永远存在,它只有通过人格结构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不同的人格状态,对外在压力的解读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外在压力下,有的学生厌学,而有的学生乐学的原因。 人格品质源于不同的心理需求及个体对待需求的态度。 现有文献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了一些与厌学相关的人格品质。如敏感、不安全感、抑郁、焦虑、稚气、人际紧张、情绪紊乱等。通过对这些品质进行心理动力学的分析,发现个体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其心理需求及其对待这种需求的态度密切相关。不同的需求以及对待需求的态度,形成个体独特的一套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我们把它称为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的外显表达呈现出各种人格品质,他决定着个体应对现实的方式。本文结合病态人格的心理需求及个体对待需求的态度,将厌学原因分为:安全缺乏型厌学、自尊维护型厌学、情感依赖型厌学和意义缺乏型厌学。 安全缺乏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对安全感的神经质追求。他们对自己的生存能力非常缺乏自信,对未来充满了焦虑。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其他能力与他人相比较,一旦发现有不足之处就会非常自责和恐慌。即使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无法看到自己的优势。无休止的自我否认和绝望感最终使他放弃学业。 自尊维护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对自尊感的维护。由于缺乏无条件肯定自己的能力,于是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所以非常在意学习成绩的好坏,试图通过维持成绩来控制别人的好评,以维护自己的自尊感。学习成为他们好面子的手段。一旦觉得自己可能达不到既定标准,就会躲避考试,甚至不愿再去学校,以保护自己脆弱的面子。在对厌学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平时成绩不错的高三学生会因此装病逃避高考。然后用“别人会觉得如果我参加考试,一定也不会比别人差。”的想法来安慰自己。 情感依赖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爱。他们最大的痛苦是被同学孤立,无论他们的成绩有多好,一旦产生人际矛盾,如被人误解、羞辱,或被好朋友抛弃等,都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情绪。同时,这部分学生也极易发生早恋,并因此而无心学习。 意义缺乏型厌学者追求自由轻松的生活。这是一种退行的动力,是通过想象来构筑一种婴儿般的无所不能感,这种感觉的维持,就需要逃避现实的挑战。因此,他们会无意识降低自己各种成长需求,表现为对什么事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事都会被他们厌弃。学习这件需要吃苦才能完成的任务自然就成了他们厌恶的对象。 还有一种厌学的原因是移情。移情是个精神分析的术语,指将与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里的移情型厌学指的是将对重要人物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对学业的厌恶情绪。比如不喜欢某位老师,就讨厌上他的课,从而耽误了该门功课的学习。这种厌学相对于人格品质导致的直接厌学情绪来讲,是一种间接的厌学因素。 孩子厌学,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找到其厌学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以指导和培养。人格因素跟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教养者需要在探索孩子厌学原因的基础上,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在重塑孩子健康人格的道路上下功夫。因为这些人格因素的存在,现在表现为逃避学习,以后就可能表现为逃避工作,逃避生活的各种责任。对于非人格因素的厌学情绪,需要帮助孩子看清这种情绪的原因,剥离其他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面对并处理相关情绪,使孩子能够以更成熟的心态面对学习。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