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究竟是谁 震荡着我们的情绪? 类似的情绪起伏,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刚因升职而心花怒放,转眼就为即将展开的复杂工作愁容满面。 前一日还沉浸在结婚纪念日中享受着爱的温存,如今就因为两人之间一点琐碎意见而心烦意乱。 前一秒还因爱豆获奖而激动不已,下一刻却因他的绯闻纠纷而惋惜失望… 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俗点讲,我们都不自觉地坐上了“情绪过山车(Emotional Roller Coaster)”。 这个词来源于情绪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心理摆效应,由于特定背景,而产生如同钟摆一样的心理活动。 心理摆效应具有突出的多度性与两极性特征。 每一种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级,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积极与消极、激动与平静、紧张与轻松、赞成与反对、爱与恨、祸与福、欢乐与忧愁等。 当我们因为某些特定原因产生大量情绪时,精神就如同失控般任由情绪拉扯。 仿佛坐上了过山车,忽上忽下,整个意识甚至都在一种恍惚的两极状态下反复飘荡,搞得自己既心累又不知所措。 而能够引起这种明显的“心理摆效应”的,除了家庭亲友的琐碎困扰,更大的比例是来自这个社会的陌生人事。 人们总不免用无关乎自己的事情给自己“添堵”。 每天关注的东西那么多 你真的不累吗? 好奇心日报上做过一组关于“情绪过山车”的投票,一一列举了当代人最常显露的情绪: 开心、愤怒、表达欲、存在感、购物欲、小攀比、社懒、无聊、焦虑和疲劳等,选项有10个之多,可见如今人们对周身的自我反应有多敏感。 这些选项就是我们的情绪常态合集。 还记得各种事件集中爆发那段时间,当当网夫妇深夜互撕、李小璐PG One婚外情证实、韩星集中自杀、网易被辞员工维权、演员高以翔猝死、网红宇芽被家暴、北大女生被PUA男友逼自杀等。 各种“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轮番轰炸我们的眼观,每件事儿争相成为朋友间讨论的话题。 这边刚为高以翔的离世感到惋惜,那边就怒斥某传媒电视台的惨无人道。 这边同情大厂员工沦为无力“社畜”,那边质疑当下社会员工权利能否得到正视。 这边感慨网络暴力对生命的漠视,那边鄙视对公序良俗的违背。 似乎每个人都忙到日理万机,操的心比总理还多! 虎嗅网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关于未来生活的假象测验的投票: 虽然投票本身是对未来的展望,但其中两个选项却都涉及到了关键的信息传递工具——手机,并且得票率遥遥领先,这也从侧面看出网络与社交对当代人的影响。 数字社交时代,信息过载让我们每个人的注意力应接不暇,任何风吹草动,我们都立刻被“召集”在一起。 人们习惯了“情绪飙升常态化”,一边津津有味地做着吃瓜群众,一边乐此不疲地宣泄着旺盛的表达欲,好像不说点什么,言论自由权就会被剥夺。 就想真诚地问你一句,每天关注这么多东西,你不累吗? “情绪过山车”让我们都患上了一种慢性病。你会察觉到它持久而深刻的隐性影响——个人注意力被长久劫持。 长此以往,带来的就是无尽的“心累”感。 有些事儿实在是过头了 也许你没必要对一切太在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7.9小时,较2018年底增加0.3小时。 也就是说,人们平均每天刷手机、电脑的时间近 4 小时。 假设白天可利用时间为整12小时,除去8小时工作,那余下的时间我们全部花在了刷手机刷电脑上。 这还是按照极端推算,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可利用时间远超12小时,更何况依赖电子产品工作和996的制度,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常态。 大部分人起得早睡得晚,大部分时间都在“刷”中度过,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愈发模糊。 从各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的统计图可以看出,通信类应用、网络视频和短视频成为了三大时间杀手,而通信类占用时长最多,比例高达14.5%。 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的一项研究显示,平均每人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接近150次。 以上数据皆表明,数字社交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精力,我们不厌其烦地将各类信息输入到自己的大脑中,也难怪会产生无穷情绪。 遥想起6年前,手机内存普遍还是8G,最高不也超过16G的配置,而如今再看这些电子移动产品,128G、256G已然成为了常态。 日趋复杂的应用软件和更加频繁的社交关系似乎让人们觉得,再大的内存也会不够用。 然而,扩大的也许并不是手机内存,而是我们对一切的过分在意。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说: 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但情绪坐上了过山车,就说明我们已经收到了身体的提醒:也许你没必要对一切太在意。 为自己身边的事所累也许不可避免,但我们却可以选择性地对与自己不相关的事减少或关闭视听。 要给情绪松绑,解救注意力,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懂得“筛除”负累信息 事实上,劫持注意力的大部分事物来自于每天接收到的信息。 明确哪些信息对自己是有用且有必要关注的,哪些是负累,筛除与自己无关的娱乐圈是非,筛除周边的嘈杂八卦,刻意减少对身外事的过分关注,也就隔断了引起情绪起伏的源头。 理智“转换”情绪 作为具有主观控制力的个体,我们毕竟无法做到对一切世事充耳不闻或心无旁骛。 如果有些事情确有关注的必要,或无意走进我们的眼观,培养理智面对消息接收的意识。 将位于高极的反应“转换”到相对较低的一极,让你的情绪波动尽量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避免“过山车”式的情绪起伏。 比如你在看到一则关于某司恶意辞退员工的消息,试着迅速捺住你“路见不平想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毕竟与自己非直接相关,先平静下来,理智观其后续。 此一为,既避免了情绪过度震荡,也能让自己在看待任何事时保持更为客观的姿态。 写在最后 数字社交时代,也许喧嚣的表达欲是这个数字时代的底色,但选不选择坐情绪的过山车,也是我们的权利。 最根本的还是要懂得给自己的注意力腾出空间,给内心腾出一片清净的自留地。 (责任编辑:www.exinli.net) |